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经

20家退市!港交所迎“新”除“旧”

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近日出席彭博亚洲财富峰会时表示,对研发开支大的企业和很多科技企业来说,香港市场仍是具有吸引力的上市平台,上市规则18C章可满足特专科技企业需求。值得一提的是,首家特专科技新股晶泰科技已于6月4日正式进入招股阶段,首日招股就取得超额认购,足见市场依然看好18C章科技企业。

根据港交所网站公布数据,截至5月底,今年一共有21家新股上市,募资额为95.96亿港元,新股上市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7家,募资额同比减少39.26%。从行业分布来看,新经济企业占比48%,达到10家;其次为日常/可选消费行业,占比23.8%,为5家;剩下的分布在工业、房地产以及材料等行业。

港交所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韩颖姣表示,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,香港有299家新经济公司成功上市,IPO募资9449亿港元,占港股IPO融资总额的65.1%。上市制度的改革塑造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新经济生态系统,例如与生物科技相关的上市规则18A章,造就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集资中心,生态圈不断完善,自上市规则18A章生效后,医疗健康IPO的公司达127家,总募资超过2768亿港元。

就IPO认购情况来看,21家新上市公司中,超额认购达19家,占比90.5%,认购不足仅2家,占比9.5%。

尽管前5个月香港IPO市场上市家数、募资金额同比双双下降,但从目前看,港股前5个月新上市股份的表现比想象中好很多。

Wind数据统计显示,这21家新上市公司在首日表现中,有14家上涨,占比66.7%,平均涨幅为43.3%;下跌6家,占比28.6%,平均跌幅21.2%。其中,前5个月涨幅超过100%的一共有5家,涨幅最大的为长久股份,达10.4倍。

6月6日,港交所集团副行政总裁、联席营运总监及市场联席主管姚嘉仁在格林威治论坛上表示,现在来到香港上市的公司中,有很多都代表着亚洲的新兴力量,代表着最具创新的精神。过去几年里,许多在香港进行IPO的公司属于新经济行业。

姚嘉仁尤其强调内地与港股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性。他称,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是独一无二的,这是内地市场、香港市场以及亚洲市场之间的重要流动性标志。

此外,港股在迎“新”的同时也不忘加大退市力度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5月底,今年已经有20家上市公司退市,其中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有13家,私有化退市的有7家。

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“快速除牌”机制,根据香港主板《上市规则》第6.01A条和香港创业板(GEM)《上市规则》9.14A条,主板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、GEM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,港交所将有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。

而港股公司停牌的原因大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,包括因重大失当行为而未能刊发财务业绩或内幕消息、上市公司无法维持业务运作、财务报表附有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,以及公众持股量不足,或者被香港证监会指令停牌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河北之窗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来源:银瑞社文/瑞财经 许淑敏2025年“7.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”活动拉开帷幕,众多保险企业响应号召。太平人寿很积极,围绕“爱和责任保险让生活更美好”年度主题,进行了多维度、立体化的宣传活动部署。其推广“消保驿站”建设,已在全国36家分公[全文]
    2025-07-11 00:50
  • 私募6月调研逾1700次,31家百亿私募调研176次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,6月共有751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,覆盖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387只个股,合计调研次数达1769次。从调研热度来看,6月共有46只个股获得私募机构[全文]
    2025-07-04 03:14
  • 出品 | 妙投APP作者 | 丁萍头图 | 视觉中国稳定币正在创造“现象级”的市场标的。仅仅12个交易日,Circle(CRCL)股价就飙升了750%——自6月5日上市,Circle从发行价31美元一路冲到近299美元,市值一度逼近60亿美[全文]
    2025-07-04 01:56
  • 北京7月1日讯 逸仙电商(YSG.N)美东时间6月30日收盘报9.64美元,下跌6.95%。此前2个交易日该股均收阴线。逸仙电商美东时间6月26日开盘报10.90美元,收报10.32美元;6月27日开盘报10.48美元,收报10.36美元。[全文]
    2025-07-04 00:50
  • 信用债ETF博时(159396)基金经理 张磊截至6月24日,同花顺数据显示,全市场债券ETF规模已突破3600亿元大关。在当前利率中枢下移、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,长端品种波动加大,进一步下行空间相对有限。信用债有票息优势,同时市场押注央行[全文]
    2025-06-27 00:41
  • 来源:慧保天下对保险业而言,低利率背景下的利差损风险,一直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由于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,资产端的投资收益率就成为了关键。投资收益率不仅关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经营,更直接影响着保险客户对产品的信心与选择。特别是以分[全文]
    2025-06-27 00:45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河北之窗 heb.csrib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